
2019 台灣社群數據報告
現在的自媒體工作者經營的平台越來越多,不管是部落格、Facebook 或是 YouTube,不同的平台都有他獨特的經營方法跟吸粉的密技,也許坊間有許多老師都有開課教大家怎麼經營這些社群平台,但卻鮮有老師透過龐大的統計數據帶大家瞭解怎麼經營會更好,這次我們邀請到 PicSee 創辦人和大家分享他們所收集到的數據瞭解台灣的部落格或社群平台的黃金分享時間和經營方法。
現在的自媒體工作者經營的平台越來越多,不管是部落格、Facebook 或是 YouTube,不同的平台都有他獨特的經營方法跟吸粉的密技,也許坊間有許多老師都有開課教大家怎麼經營這些社群平台,但卻鮮有老師透過龐大的統計數據帶大家瞭解怎麼經營會更好,這次我們邀請到 PicSee 創辦人和大家分享他們所收集到的數據瞭解台灣的部落格或社群平台的黃金分享時間和經營方法。
自媒體的經營者大多數都是 SOHO 出生,所以在品牌或產品的規劃上總是走一步算一步,甚少有人會規畫較長遠的目標,所以我們常常會發現一些部落客經營了一陣子沒什麼成效,或是突然卡關了;以上的問題我們並無法直接給一個解答,但有些事情卻是可以及早預防的。
許多人分享文章連結到Facebook塗鴉牆或Messenger時系統都會自動抓一張網站內的圖片當作預覽圖,但有時候有些圖片因為比例不符合所以都會被裁切到去頭去尾讓整個預覽圖變得非常冏,想要特地做一張符合比例的照片卻不知道正確尺寸是多少,或是該如何讓Facebook抓到正確的預覽圖片的方法。
短短的三個月之內不小心開了八場活動,失敗的活動會讓人氣餒,成功的活動會讓人躍躍欲試下一個更棒的活動企劃,大部分的人都只把活動的成功與否放在「招生」上,辦了活動之後才發現原來還有很多以前沒有注意到的小眉角,本篇文章一次收集了所以辦活動的小細節,希望給未來想辦活動的人有良性的參考價值。